每年都会有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合理,导致录取不理想,不得不“高分低就”,甚至无奈“被复读”。高考不仅要考得好,志愿还要报得好,即使没考好,也要报得好。因为考多少分,代表了考生的实力,报志愿与高校录取这两项工作合理匹配就是技术。
一.科学报志愿,成功上大学
要知道,同一分数可以上不同的大学和专 业,报志愿难就难在你有很多种选择。当然,同一大学的同一专 业可以录取不同的分数。
高考录取时,一般情况下,同一所大学,录取高分和低分的分差一般也在30分左右,排除热门与冷门专 业的分差,即使是同一专 业,录取分差常常也在20分左右。
对于同一个考生,在高考分数既定的情况下,能够报考哪些大学,最 终被哪所大学录取,还是有很大弹性的。鸡头凤尾之间的距离,可上可下的弹性空间,至少也有二三十分。——这就是考生和家长之所以要下大工夫,花大力气研究高考志愿的价值所在,
高考报志愿有难度:分数高的,担心报低了吃亏;分数中等的,担心报高了落榜;分数较低的,担心最后没学上,真是各有各的难处……如今 ,新高考改革让志愿填报更是难上难。
二.新高考志愿填报难在哪里?
难点1:高考志愿数量增加
老高考填报数量是9个志愿,54个专 业,新高考是45个志愿,涉及270个专 业。现在,要从几百所学校里面选择,这既需要成倍的时间,又大大增加了了选择学校的难度。
掌握更多的学校信息,考虑更多的因素,才能要保证学校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。遗憾的是,据了解,绝大部分家长对院校招生、孩子分数段等情况并不了解。
新高考填报45个志愿,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:45个志愿到底多少用来冲、用来稳、用来保底?家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考虑、去选择、去筛选,去调整,还有可能出现差错。
难点2:填报时间紧张
往年,高考成绩23号出分,25号上午8点志愿填报系统开放,28号下午17点关闭系统。——5天的时间,9个志愿选择,家长们普遍觉得时间不够用,很容易选错。
一般来说,填报志愿前,我们需要进行分数换算、大学层次定位,初步筛选可填报范围,再按照“冲稳保”原则排列大学,最 终筛选。
中间涉及专 业排列、风险预判、低分高报等多个问题,往年志愿填报时间紧迫,更何况新高考填报志愿。
——志愿数量成倍增加,不分文理科,不分一本二本,招生计划大幅变化,这些都导致填报难度直线上升。
难点3:一本二本批次合并
2021年开始,大学本科批次合并招生,如果家长对学校信息不了解,很有可能出现选错学校的情况。
1.对于一本的考生
比如2017年浙江首年新高考时就发生过一个令人惊讶的事件——646分的考生(全省排名5760)竟然被“同济大学浙江学院”录取,独立学院(老三本院校),而不是同济大学!很显然,他是把这所独立学院当作同济大学误报了。实在是太可惜啦!
2020年广东也发生了类似案例——632分被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录取,也是独立学院。
由此可见,新高考首年发生胡乱报情况的概率也会比正常年份高得多。
2.对于二本的考生
虽然现在不分一二本了,但是学校的实力还是摆在那里,所以对于部分二本分数的考生注意了,你需要寻找的是一些性价比高的学校,哪些呢?比如在湖北是二本招生, 在外省是一本招生的学校,这是你关注的重点,比如山东建筑大学、云南财经大学、厦门理工大学、温州大学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、西安邮电大学。这些信息你不知道,那就让别人捡了便宜。
3. 文理不分科
往年高考文理分开录取,招生计划和填报模式比较成熟,因此,志愿想对比较好填。
但是新高考不分文理后,考生们将面临极大的挑战——我们没有往年任何数据参考。
往年,文科和理科填报志愿比例为3:7,如今,新高考下物理和历史组合比例为5:5,按照往年数据选择和填报,会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,这一点非常致命。
4. 院校志愿改为专 业组
以往,高考填报9个院校志愿;现在,新高考填报45个不是院校志愿,而是院校专 业组。那么,从院校志愿到院校专 业组,对填报志愿有什么影响呢?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:
第一个,出现多个分数线。
往年只需要填中南财大学校,后面再填6个专 业,最 终这个学校只会形成一个分数线。在新高考专业组形式下,比如财大有5个专 业组,每个专 业组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志愿填报,最 终学校会出来5个分数线。
第二,没有统一的发布平台。
新高考志愿填报专 业组顺序没有硬性要求,考生可根据兴趣进行选择。如果我们不能够精准把握专 业分,那就是瞎填。——院校官方网站一般不会公布专 业分,如华农每年都不公布专 业分,没有专 业分作为参考,那么就需要靠我们往年累计的经验去做判断。
三.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新高考志愿填报难题?
科学志愿,成功上大学,高考志愿填报专 家团队来帮忙!
高考志愿填报专 家团队
杨庭老师
湖北高招咨询会首席咨询专 家
尖锋教育特聘首席志愿填报规划师
湖北教育电视台、荆楚网、仙桃电视台、荆门晚报、搜狐网、新浪网特邀咨询专 家
易成杰老师
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 家
高考志愿填报资深研究员
高校招生工作多年,对高考报考尤其是理工类考生填报有非常深入的研究。
陈玲老师
湖北省著 名志愿填报辅导专 家
高考报考指导教材系列图书主编
多年高考报考资深经验,对升学规划、职业生涯有独到见解
汪伟老师
生涯规划专 家团高级咨询师、高考志愿规划师
高考报考指导教材系列图书编委
从事高考志愿填报、生涯规划多年,擅长结合行业发展形式,制定全方位升学规划方案
谢晓岚老师
湖北资深高考志原填报专 家
荆门晚报导师团指导老师
擅长为学生定制科学、合理的升学规划,在理工类、经管类专 业有丰富经验
谷景英老师
湖北高考升学规划研究学者
高考报考指导教材系列图书主编
长期致力于高考改革及升学规划研究,在探究各类院校报考方向和就业前景上有独到见解
曾璐老师
湖北高考志愿规划实战专 家
高考报考指导教材系列图书编委
近6年的填叛志原、特殊类型招生、港澳台实战经验,能够帮助考生精准定位。
谭宸老师
MBTI职业特质分析专 家
中学生职业规划顾问专 家
多年来专注各项高考升学数据分析、报考研究,积累了丰富的志愿填报实战经验
专家把脉,科学定制填报方案
职业规划
12类兴趣测评+220种职业发展类型+30个就业地域分析
精准定位
✔高考成绩优化
结合选科特点,实现优势最 大化
高考分数+本省位次+选科组合
✔动态多维度分析
针对多维度一对一把脉,持续优化方案
批次线+报考人数+招生计划
紧扣就业
✔大学专业前景
结合近5年国内就业大数据分析院校专 业+师资力量+职业发展
✔就业薪资分析
兴趣爱好+职业匹配度+高薪行业,根据兴趣和职业匹配情况,命中高薪行业
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一对一服务内容
一对一定制服务
资深咨询师与考生和家长三方线下面对面沟通,为考生提供针对性的志愿填报思路,确保考生志愿稳妥和精准,规避投档风险。
一对一专家服务
1.服务流程由核心团队的咨询专 家提供和完成,具备五年升学规划经验学业规划老师,为家长提供专属服务。
2.提供考生一对一沟通服务,可根据家长需求,选择性提供沟通录音,让家长知悉孩子真实意愿,根据考生的要求和意愿,提供个性化专属志愿填报方案,手把手定稿。
一对一金牌服务
全程由业界八年以上首 席专 家来完成,最终填报方案由专家组二次回审后定稿提供。
高考志愿填报是系统工程,不仅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,更需要专 业的知识体系, 对于只填报一次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来说,一定要更加重视!
对于因工作确实繁忙、无暇学习高考志愿、无法数据收集以及对志愿填报不清楚的家长,可以咨询官网老师或留下你的电话老师尽快联系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