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学生在初中以前都是家长口中的好学生,但是当孩子在初二成绩有所下滑后,家长就开始担心孩子的学习及心理状况了,想要好好帮助孩子,那就需要找到原因。那么孩子到初二成绩下降怎么办呢?
孩子到初二成绩下降多半是因为意志力、毅力和学习~惯上的问题。
有一部分学生较聪明,在小学学得很轻松,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。这些学生常常会因为聪明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。他们就错误地以为,取得好的成绩,原来如此简单,不认真不努力也可学好,养成了做事马虎,不求胜解,怕吃苦等不良习气。
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,初二一年的知识量要超过整个小学六年的二倍。这时学生不努力是绝对学不好的。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二,心理发展不成熟,对自己的认识不足,困难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,采取自我安慰,自我放弃。
又由于学习的长期性,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,但部分学生缺乏起码的意志和毅力,怕吃点苦,怕受点累,就产生应付的心态,造成学习不扎实,也就是成绩下滑的原因了。
小学生、初一学生中,一部分学生贪玩好耍成性,不思进取,学习习惯非常糟糕。造成的原因就是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快乐地学习,怕他吃苦,怕他受累;和老师督促、教育不够,一样是会让孩子的成绩下滑。
关于孩子到初二成绩下降的对策,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,供大家参考。
1、多与孩子谈心,
青春期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阶段,在这个阶段,要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,不能走两个极端,即:放任不管和严厉对待。
(1)尊重孩子,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,每个人都有被认可的需求,自然孩子也不例外。作为父母而言,要善于抓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,不能把目光总放在孩子的短板上。要多鼓励,少批评,减少孩子对父母的抗拒心理。
(2)换位思考,父母也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,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如此强烈,所以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时,不妨换位思考一下,就能找到症结啦!
(3)注意态度,当孩子出现问题时,首先要保持冷静,切记不能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,那样的话,只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。
(4)宽以待人,正所谓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”,何况处在成长中的孩子呢?因此,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、吃点亏,不要过分束缚孩子。
2、注重习惯养成
(1)制定学习计划,凡事要有计划,合理的计划是事情成功的前提。在学习上,父母要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,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:①主科时间安排多一些,薄弱学科时间安排多一些;②学期计划与周计划相结合。切记计划一旦制定,就要有条不紊地实施。
(2)课前做好预习,预习是重要的学习习惯之一,它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成绩,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。
(3)上课专心听讲,上课环节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。因此,要专心听讲,跟着老师的步伐稳扎稳打。
(4)及时进行复习,孔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。”因此,要在新知学习之后及时复习,不能出现知识断层情况。
(5)善于交流学习,孔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”为此,当出现学习问题的时候,要不耻下问。坚持下去,就不会出现思维短板、知识缺陷的情况。
(6)勤于进行反思,反思是一个良好的学习~惯。它不仅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,而且也能提升思维能力。为此,要养成反思的习惯,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?
关于孩子到初二成绩下降怎么办已经分享完毕,最后,家长要树立孩子的学习目标,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,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,帮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面对学习,不要害怕学习困难,以此避免初二成绩下滑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