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各省市本科普通批院校投档线的发布,2025年清北复交等985高校高考录取数据也逐渐明晰,强基计划等特殊招生路径的情况备受关注,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。
特招录取规模越来越大
清北每年内地录取人数相对稳定(清华约3500人,北大不含医学部约3000人),但超半数学生是通过强基计划、保送、少年班、专项计划等“特殊通道”入学。
以“竞赛大省”浙江为例:
普通批:北大招33人,清华招36人,合计69人。
强基计划:两校非破格招生计划136个,加破格生后实际录取预计160-180人,约为普通批3倍。
保送生:两校合计拟录取48人(竞赛类30人、外语类18人)。
少年班:据不完全统计,浙江省通过两项数学英才班、数学新领军、物理卓越、物理攀登等5项少年班升学清北的同学也达到了59人。
专项计划:高校专项和国家专项预计招生30人左右。
不难看出,清北在浙江通过特殊招生录取人数超300人,接近普通批的5倍。这一现象并非浙江特例,全国尖子生想上清北,仅靠高考裸分难度加大,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强基计划等特殊路径。
低分入围985?
强基计划被更多人选择
在所有“特殊通道”里,强基计划的门槛最低,被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。
今年强基计划的降分效果也十分显著,强基入围线低于普通批5-30分。
例如浙江今年北京大学Ⅰ组强基入围线为684分,低普通批16分,位次后移993位;清华大学理科类专业强基入围线为682分,低普通批12分,位次后移1090位。
北京今年清华大学理科类专业强基入围线670分,低于普通批15分,位次后移867位;北京大学Ⅰ组强基入围线同样为670分,低于普通批16分,位次后移909位。
强基计划竞争趋烈
尽管强基被视为“低分上名校”的路径,但2025年竞争明显加剧,主要表现为入围线整体升高、入围位次前移:
清北入围线变化:
清华理科类:北京入围线670分,较去年涨4分,位次前移376位;上海604分,涨7分,位次前移35位等。
北大Ⅰ组:浙江入围线684分,较去年降2分,但位次前移439位;上海606分,涨8分,位次前移108位等。
其他985院校情况:
四川大学生物科学在江苏入围线631分,较去年涨38分,位次前移22419名,甚至高于2024年普通批位次733位。
山东大学化学在北京入围线609分,涨26分,位次前移4089位。
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入围线648分,涨29分,位次前移3898名。
据统计,2025年强基报名人次达近110万人次,较2024年增长近17万。这个赛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但强基计划适合的是那些对基础学科有坚定兴趣、愿意接受挑战,且能清晰规划长期目标的学生——它是一张需要谨慎兑换的“长期支票”,而非短期跳板。
建议大家在充分了解政策细节和培养要求的基础上,再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最优选择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